区块链投资参考
什么是NEO(ANS)?小蚁股发行总量有多少?
2017-8-11 btc211com


NEO(ANS)







前往交易大厅







51数字资产不为任何区块链资产做信用背书,所以相关介绍均来自第三方并有可能存在错误和疏漏。



区块链资产投资是高风险行为,您必须自行承担价格有可能归零的风险,请根据自己的能力谨慎投资。







51数字资产



注:51数字资产为配合小蚁官方品牌升级,将“小蚁股ANS”更名为“NEO”,请认准以上Logo。



英文名:NEO(原ANS) 



货币总量:1亿



共识算法:dBFT



核心算法:SHA256和SM3



主要特色:合规对接实体世界;满足金融交易需求;高扩展性的架构设计



小蚁是什么?



小蚁是一个非盈利的社区化的区块链项目。小蚁由小蚁团队(TAT,The Antshares Team)负责初期开发。社区通过ICO提供资金支持,通过Github贡献开源代码,通过提供第三方服务建设小蚁生态,通过发行和交易数字资产扩展小蚁的应用。



小蚁使用电子合同(e-contract)来记录数字资产的流转。在小蚁中,电子合同所产生的数字凭证(digital token)作为一种通用的底层数据,可以用于记录股权、债权、证券、金融合约、积分、票据、货币等各种权利和资产,用于股权众筹、股权交易、员工持股计划、P2P借贷、积分、基金、供应链金融等领域。







小蚁股是什么?



小蚁区块链协议的内置核心代币(Token)--小蚁股(NEO)。小蚁股代表小蚁区块链的所有权,用于选举记账,获得小蚁币分红等。小蚁股代表了小蚁区块链的权益,是小蚁区块链的核心代币。小蚁区块链的市值(市场对于小蚁的价值判断)将由小蚁股的市值体现出来。







小蚁股的分发机制



小蚁股总量1亿,通过ICO发出其中5000万份,另有限制流通的5000万股小蚁股。此部分限制流通小蚁股将由小蚁团队持有,小蚁区块链正式发布一年以内,不得做任何流转,仅可用于维护小蚁区块链网络的安全。



小蚁ICO仅支持比特币(BTC)。小蚁股总计经历了两次ICO。第一次于2015年11月,共计发售1600万小蚁股,筹得2100枚BTC。第二次于2016年8月,共计发售2400万小蚁股,筹得6119枚BTC。







小蚁币总量为1亿,可精确到10-8,代表小蚁协议的使用权。小蚁币按照一定分发曲线在每个区块中持续分配给小蚁股的持有者。小蚁币总量上限不可增加。


小蚁币的分配算法如下:


当前区块的发行数量 = (总量 – 上个块的已发行量)x 2.4297257e-7


小蚁币的主要用途为:


a)        支付小蚁的附加服务费


b)        支付小蚁的基本字节费


c)        作为记账候选人押金












达鸿飞:小蚁内置了小蚁股小蚁币两种token。小蚁股代表小蚁系统的投票权和收益权,用来选举记账人和按比例获得小蚁币;小蚁币代表小蚁系统的使用权,用于支付区块链字节费。小蚁币初始量为零,随时间推移逐步分配给小蚁股的持有人。小蚁股有点像比特币的矿机,根据持有矿机算力(小蚁股)就可以获得挖矿收益(小蚁币)。小蚁并不是五部委《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所指的虚拟货币,因而可以接入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机构。






达鸿飞:小蚁的诞生是比特创业营的集体智慧。最初我们设想小蚁不需要公司,完全的社区化运作。经过这一年来小蚁更清晰的定位,我们发现小蚁需要一个运营公司。一方面便于和众筹、网贷平台签署合作协议,一方面便于引入专业机构的风险投资。




在小蚁运营公司,我担任CEO,负责各种杂务。张铮文是CTO,负责技术。张铮文之前在火币工作,依据比特币底层协议为火币开发了企业级的客户端。他对比特币底层协议非常熟悉,是我们的秘密武器。王冠则主要负责设计和推广的工作。我们三个人全职参与。比特创业营的其他几位是我们的智囊团。比如孙铭律师(蓝领)就给了很多的法律意见。



达鸿飞:2014年的时候创业营的小伙伴们自筹了一小笔种子资金,同时Pre-Angel镭厉资本按1000万的估值也投了一笔种子。这是我们的启动资金,给予的回报是10%的小蚁token。




我们计划在10月份前做一次面向数字货币社区的众筹,分配大约10-15%的小蚁token,Pre-Angel已经表示看好,并会继续领投。这些经费足够我们完成小蚁1.0的开发。1.0版在今年第4季度就可以面世。众筹的具体时间表,会第一时间在巴比特公布,敬请期待。



小蚁区块链的另一位创始人、自称“写了小蚁社区99.9%的代码”的核心开发者、Onchain CTO张铮文和达鸿飞的观点高度一致,“不开源的区块链在我看来,它不是个区块链,它是个伪命题。”他说,目前国际上所有大型、知名的区块链都是开源的,比如Hyperledger的Fabric,还有Corda等,都是开源的,技术都是公开的。







张铮文告诉Xtecher,“区块链这个系统本身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去风险’,做到点对点的信任。那这个信任的基础是什么?就是我知道我运行的这个程序跟你运行的这个程序它们遵循了同一条原则——唯一实现办法就是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源代码。”






小蚁从2014年成立到现在,发展了不到三年,从最早完全没有任何代码到目前约5万行的代码量,所有的源代码都是原创的、所有代码都是开源的,都遵循MIT开源协议。代码托管于GitHub,目前有100多个人复制了小蚁的项目,对它进行一些修改使用。



“智能合约”,是1994年由密码学家尼克萨博首次提出的理念,几乎与互联网同龄。






智能合约指能够自动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程序。在比特币出现以前,因为不存在安全可靠的执行环境,智能合约一直不能够应用到现实中。而区块链由于其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等特性,天生就可以为智能合约提供可信的执行环境。


“跨链技术”正是2017年小蚁的重头戏。










张铮文有过信息安全的经验,后来又接触区块链技术,偶然机会认识达鸿飞后一拍即合,创立了小蚁。他和达鸿飞很是投契,“他(达鸿飞)的智商非常高,说话一说就通了,他虽然不是做技术出身的,但我说技术的话,可能说一点他就懂了,很爽快。”






两人之外,还有负责小蚁生态运营的VP陶荣祺,形成了紧密和谐的“铁三角”。






小蚁系统中有小蚁股,参加众筹可以分到小蚁股。当然项目最初是需要有启动资金,几个核心人员用非常低的估值去购买小蚁股,现在来看估值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那从投资的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很成功的投资,但“铁三角”对此事却显得很平静。张铮文说,“真的是没有一点点兴奋的感觉,因为这些都是自己一点一滴做出来的,自己非常辛苦,然后努力去换回来的这样一个成绩。”


“英国《经济学人》把区块链技术比作‘一台制造信任的机器’。我们相信区块链技术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人们可以像蚂蚁群落一样平等的协作、创造、分享。当人人合作,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达鸿飞在一次发言中讲到。这也正是之所以取名为“小蚁”的原因。






蚂蚁是最勤劳且有协作精神的。《圣经》箴言中描述,“懒惰人哪,你去观察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



达鸿飞说,“区块链技术是未来的可信数据和价值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小蚁与微软中国合作紧密,早在2016年,微软与小蚁达成的合作,包含用vs开发、在微软云部署小蚁、在office内嵌入小蚁电子合同功能、利用认知服务更好的在法律上做一些认定等多项具体合作内容。




   区块链的世界才刚刚开始发展,这一次,中国在区块链比赛中早早出席。这样一来,一旦NEO在东方开发者中建立了强大的社区之后,NEO便可以渗透西方市场。如果成功执行,我觉得NEO的市值应该在前五名。--国外基金经理眼中的NEO(小蚁)







数字货币众筹和普通众筹的区别在到底哪里呢? 



答案: 流动性, 流动性, 流动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官方网站:https://www.antshares.org/

发表评论:
昵称

邮件地址 (选填)

个人主页 (选填)

内容